竹庆本乐仁波切重磅开示!什么是上师?

作者:竹庆本乐仁波切   发布:2017-05-30  点击:2108

 

当你安静坐着的时候,可以感受到上师的心;当你安静坐着的时候,可以感受到你自己完全的觉醒。

 

《莲花生大士祈请文》

显现于眼所见一切相,内在外在一切之万法,
情器世间诸法虽显现,令其安住遍寻无我处;
能所二元悉皆净化时,即本尊身明空不二也,
贪欲已自解脱之上师,邬金贝玛尊内我祈请。
显现于耳所闻一切音,执取诸音悦意不悦意,
令其安住声空不二境,离一切念超越诸想象;
诸音空性无生亦无灭,如是即成胜利者教法,
胜者教法声空不二也,邬金贝玛尊内我祈请。
心随境转一切之移动,诸念孳生五毒与烦恼,
令诸念心无造作安住,莫思往昔莫臆测未来;
若令驿动安住于原处,一切驿动解脱入法身,
觉性已自解脱之上师,邬金贝玛尊内我祈请。
祈请赐予加持令净化,外在所摄对境之显相,
祈请赐予加持令解脱,内在心理运作能觉心,
祈请加持能所二元间,明光将证本来之面目,
三世一切善逝悲心中,祈请加持我心得解脱。

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来祈请的话,会得到加持,这是绝对没有疑惑的,一定会得到加持。所以在这个偈子里提到,我们要向这样一位「贪欲自解脱」的上师来祈请。

在这里,我们说要向上师来祈请,这里的上师指的就是莲师,他是此处我们祈请时最主要的对象。这位莲师,我们祈请的对象,他跟我们自己的上师是没有差别、不可分割的。所谓「自己的上师」,可以说就是我们自己所选择的、认定的这样一位上师。在座的你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上师,各自的上师。以我自己为例的话,当我念到「祈请贪欲已自解脱之上师」,这位上师对我来讲,他就是莲师;同时,跟我的上师——也就是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,是不可分割、相同的这样的莲师。

所以呢,各位可以想:当你向莲师祈请的时候,你就可以想这位莲师,跟你的上师是无二无别的。举例来说,某一位名为JOHN的人是你的上师,在唱颂这首祈请文时,你就想,这位跟JOHN无二无别的莲师,你向他做祈请;或者我们套用另外一个很通俗的中文名字,例如「志明」,就向与志明无二无别的莲师,我向您祈请。

实际上各种名称,尤其是藏文里面听起来很奇怪的名称,都可以是上师的名字,并且,与莲师是无二无别的。因此,当你观想向着与你的上师无二无别的莲师做祈请的时候呢,你就会得到大的加持。

首先依止外在上师

接下来要讨论什么是上师?我觉得要解释「上师」,最好是要依靠我的上师之一,顶果钦哲法王所作的一篇偈文《深要教导》来解释。也就是《深要教导——学修双全的教言精华》。

我先念一遍藏文,对各位可能没什么用,但对我会有些帮助,所以先念一遍藏文。

《深要教导》

先由外在上师示法教,转心趋向佛法为至要;
中以内在上师闻与思,令法趋入正道为至要;
后以秘密上师于自心,令念解于空性为至要;
前中后三上师合为一,令惑显为智慧为至要;
象征实义表法上师宝,与我不离切信为至要。
忆师恩与虔信若无缺,三界一切处皆得加持;
虔诚信心确信若未生,上师为父亦无有是处。
上师究竟不执于色身,了义法身上师遍轮涅。
若不识自性不见己惑,则以口诀金匙来开眼,
百信之眼一开将照见,上师与我无聚亦无散。
由此力生无漏功德聚,一如茂春欢悦之雨云,
加持成就事业泉源处,得获确信定无有疑虑!
学修兼备教言之精华,我今以此献礼极深要!

——这些口诀,是芒噶朗(义为吉祥,即尊圣的顶果钦哲法王)对具信的邬金所宣说的。

所以看到这里,就解释了什么是上师。一般来说,在台湾、香港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东南亚,还有在欧洲、美洲,你会看到很多很多对于上师的误解,也有很多对上师的不了解或迷惑。尤其在台湾,「上师」指的就是「来这里拿你钱的人」。但我这次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拿到钱,不是因为我很富有、不需要钱,而是因为在竹清仁波切的加持之下,钱对我来说,不是个什么重要的事。(众笑)

因此呢,什么是真正的上师,我们看到钦哲仁波切在这篇《深要教导》中解释得很清楚。第一段写到:上师有外在的上师,内在的,还有秘密的上师。

在钦哲仁波切这篇偈颂里面提到的上师,分为外、内跟密。但在密勒日巴道歌里面将上师分成外、内跟究竟。所以,一开始我们要依靠的是外在的上师。那么首先,什么是「外在的上师」呢?此处有几个要点:

他是具备或者说他带着传承的加持,他是具有传承的人。

他本身具备一些特质、一些功德。什么功德呢?

是他有这方面的学问、学识,同时,还要有证悟,也就是学修兼备,这里的「证悟」,意思是最好是他有证悟,要不然他至少有对于禅修上的一些觉受。

在密勒日巴的道歌中提到,上师的定义就是「具备传承」。因此,我们可以说,在金刚乘里面的上师,最重要的一个功德或者说他的德相,就是具有传承。所以,他要有一个好的传承,而且这个传承并没有被他毁坏了三昧耶戒而染污,意思就是说他的戒律、三昧耶戒、誓言,也是很清净的。这是最重要的。

因此呢,我们首先要依靠的是这样的一位外在的上师,这位上师,他具备全然证悟的心性,同时,他也是一个模范、典范,他可以将传承的加持完全的传递、引荐给这个弟子。透过这样的传递,能够让弟子也全然地证悟到心性。一般我们说的佛法教学,或者是传递,如果只是口头上,其实很容易,因为如果多读一些书,就像在大学里那些教授,多读点书就可以教学。但是,在此处,一位传法的上师,很重要的是他必须具备了传承的加持,同时他也需要有一种能力,可以培养出整个气氛;让弟子在这种加持的氛围当中,能够了知到他的心性。这就是一位所谓「具德的外在上师」最特殊的地方。

因此,在最开始的时候,尤其对于凡夫、普通人来说,老实说像我自己,一开始就要依靠这样一位完全证悟的上师,同时是以一个外在的、「一个人」的形象,我们依止他。

从轮回的恶趣,转心向道

透过上师的加持,令我们的心转向佛法,让我们的心趋向法教。平时我们的情况,心都是趋向轮回而不是佛法。我们总是散乱在轮回的各种事情当中,大家不觉得吗?轮回实在很有趣,跟佛法比起来,佛法好像很无趣!你看,有趣的轮回,以台湾为例,我去过两次KTV,但不是很喜欢,里面太暗,声音太吵。但无论如何,台湾还有很多很有趣的地方,例如夜市,你可以在夜市里吃很多东西,年轻人还可以去舞厅,抽些东西、喝些东西,大家都知道轮回有趣的地方。但是,一整夜在有趣的轮回当中,隔天早上一醒来,你立刻会感到痛苦和不舒服。所以,轮回的果是什么,其实是很清楚的,就是在你整夜过后,隔天一早醒来时那种痛苦、那种头痛,这就是轮回。但是如果不计后果的话,轮回是很有趣的。

所以,轮回很有趣,佛法无趣。这个修道,就是道法它是无趣的。所以你看,上师总是叫你做什么,你就得做什么,这是多无聊的一件事情,不仅是如此,还叫你面前来了什么,你就得面对什么,也是很无聊的。尤其像禅宗,或者是日本的禅,传统上来说,它是要你面对一面全白的墙而已,甚至不是像这样子花花的、漂亮的佛堂,就是一面白白的墙而已,实在是蛮无聊的。所以各位应该很庆幸,自己挺有福气坐在化育这个漂亮的佛堂前,坛城、摆设、甚至窗外的景色,看起来都还不错。

当年我刚开始练习禅修的时候,当时我的上师,也就是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,教导我们禅修。时间大约是在1980年左右,早期的时候,一群大概三十多个学生,堪布仁波切要我们这些学生面墙而坐,所以这面墙坐几位,那面墙坐几位。就是因为有过这样的经验,所以对这种面壁的禅修方式,我是有感受的经验之谈。

所以我禅修的第一课,就是专注面对着墙,同时还专注在一个很强的心念——到底什么时候可以结束这个禅修!(众笑)大家知道,就是看着墙,但心中一直想:「到底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啊」,但我发觉总是无法结束,所以大家可以想见那个景象:一群学生面对着四堵墙,竹清仁波切有时候就坐在中间,非常愉悦地偶尔会站起来行走,而且会歌唱,总之,你感受到他在享受着、庆祝着每个学生的痛苦。

不仅如此,如果学生在禅修时打瞌睡的话,就会看到班长或者纠察师(监香师),他就会走过来,走到打瞌睡的学生后面,点一下你的肩膀,那表示你下课之后,还要被罚款。当年,罚金大概是两块卢比左右,实在是非常资本主义的寺院!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们后来把那些罚金做什么用了(众笑)。开玩笑的,他们都拿去点灯了。对寺院学生而言,是很好的累积福德、很好的供养。但是大家知道我的「供养」比不上同期的某些同学,我不会在这里说出他们的名字,因为在座各位可能认识他们某些人。

所以,在前往涅槃这样子的旅程,并不是很有趣。而且,它一开始是先从看着或者专注瞪着一面墙开始!所以呢,轮回是有趣的,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主题:轮回是有趣的。各位如果想要有一些欢乐、趣味的话,欢迎回到轮回。但你要记着隔天早上那种宿醉的痛。(轮回还有趣的一点,就是你偶尔可以喝可乐。)

所以在一开始,我们依靠这样一位外在的上师,透过他,我们能够得到如何在道上修持的各种教法,透过他,我们可以得到甚深见解的教授。也就是透过这两个部分,告诉你如何在道上实修,以及实修上需要具备的见解,依这两个部分修持,我们的心就能够转向佛法了。

让上师触动你的心

其实,讲到修行——修持的旅程,或者称「道法」,其实就是我们的人生,跟我们的人生很像,并不是另外的东西。就像在人生当中你会有一个想学习效法的对象,可能是你的父亲、母亲,或者哥哥、姊姊,或者一些偶像明星。人生中你需要一个效法的对象,这时候,在金刚乘的修持旅程中,你要效法的对象就是你的上师。所以,我最崇拜的偶像、最大的偶像、超级偶像就是竹清仁波切,他是我的超级偶像。你们可能不觉得竹清仁波切很酷,但我觉得竹清仁波切真的是超酷的!

所以,我们就可以以堪布竹清仁波切为效法的对象。但这不表示竹清仁波切是唯一一位我们要效法的上师,并不是这个意思。在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师。例如宁玛派里,以莲师为主要的模范,在其它的传承上,例如噶举派会以法王噶玛巴为主,或者萨迦的某些祖师、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等等,但我讲解的时候,会以竹清仁波切为例,来作解释,但各位可以想着你自己的上师。

所以,当我们以竹清仁波切为我们效法的上师时,上师教授弟子甚深的见,同时告诉我们在道上的心性指引,接受了这样的指引,我们实际来修持,很自然的,我们的心就会转向佛法,意思就是我们的心将能够成就觉醒。

所以这样的一位上师,可以说就是启发我们最主要的一位导师。所以,在藏文里,这句话还有一种他会「触动到你的心、让你的心感动」的意思。就好像英文说MO VING或中文说很有感受、很触动。在这个时候,我们的心感动了,我们的心开始愿意趋向某个地方了,开始去行走了,到哪里去呢?就是「趋向于法」。也就是说,当你依止了这样一位上师,当你见到他,当你听到了他的教法的时候,他让你的心很自然的感动了,并且让你的心趋向、开始行走向佛法了。这就是在顶果钦哲法王这篇偈文所写的,我们最开始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让我们的心趋向于佛法。首先透过外在的上师,他启发了我们,让我们的心生起欢喜、想要趋向于佛法。接下来就进入「内在的上师」。

思维内化,即是内在上师

这里所谓「内在的上师」,有的时候称为「如来教言的上师」。所谓如来教言的上师,这里的「教言」指的就是过去佛陀所说的这些佛法内容(经教),也包括了过去的论师们所说的论点,还包括了成就圣者们所说的教授,我们依循这些教授(经、论)而修持,这就是内在的上师、如来教言的上师。因此,我们可以说这个「内在的上师」,指的也就是我们对于佛法的闻、思、修三个部分。

一开始,我们学习的任何经典、经教、法教、文字,都是我们的上师。当你多去听闻法教后,更进一步地,你将这些听闻的东西真正的内化、思维后,也就是将佛陀的教言或祖师大德、成就圣众们的教言,思维并真正内化后,这样的思维跟内化,就是我们的上师。

付诸实修,始见真正上师

接下来第三个部分,就是当我们继续实修、真正修持这个教法,并且毫无疑虑的去修,这就是我们真正的上师。

所以各位可以看到,它是有一个进程的。从最开始首先我们要依靠一个外在的上师,一个人相的上师,例如像堪布竹清仁波切,或者像顶果钦哲法王,他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、这样一位上师,他给我们这么多这么多的教法,但真正他要我们做的是什么?其实是进一步,追随「内在的上师」,指的就是这些教法,这些我们学到的、听闻到的这些文字内容,我们真正将它内化思维,并且付诸实修。之后,透过这样一个闻思修的过程,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心的实相本性中,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上师。

前面,我提到了我最主要的两位上师,如果你并不是很喜欢他们,没有关系,你可以把他们贴掉,换成你喜欢的上师。他们是可以被替换、被取代的。这里并不是开玩笑,你真的可以换成你自己的上师。所以,好好学习上师给你的教法,好好的去思维上师告诉你的这些法教,并且将你这些思维,带入你的禅修,带上你的禅修垫。

这里讲到了禅修,禅修并不一定就是不停地念诵。念诵可以是一种禅修的方式,但不是只要念诵就是有禅修,并不是的。有时候,你只要安静的坐着。你的生活已经太忙了,为什么还要把那种繁忙的念诵再带上你的禅修垫呢?所以,这就是为什么不论是中国的禅宗或者日本的禅宗,南传的禅修法门或者金刚乘的大手印、大圆满,各种禅法当中,都很强调安静的坐着。

这就像竹清仁波切一开始教我们这一批学生禅修的时候,就是坐着,安静的坐着,然后看着墙,没有任何其它事要做,不需要念诵什么东西,也不需要去唱颂,那些都不需要。开始时,只要安静的坐着,再之后,你就可以唱颂或者念诵。这里谈到的,就是思维跟禅修是很重要的。因此,如果我们可以交互运用,偶尔的禅修,偶尔动态的唱颂或念诵,这样的修持是很有力量的。

当你安静的坐着的时候,你可以感受到佛的心;同样,当你安静坐着的时候,你可以感受到上师的心。当你安静坐着的时候,你可以感受到你自己完全的觉醒。所以在这个部分,我们说透过内在的上师,也就是这样闻、思、修的过程,透过这样的过程,就是你真正开始见到真实上师的时候。

我们来唱一首道歌。

《雪山之歌》:

恭敬顶礼上师足!
成就加持空行赐,三昧甘露利无穷,
以信供佛身根利,徒众善行获吉祥。
当下一念显空性,少物微尘不可得,
顿超能观与所观,我得如量之见地。
光明相续如流水,修观无间亦无得,
能修所修一时消,我得坚毅之修观。
能作所作皆光明,缘起皆空决无疑,
能行所行无罣碍,我获最胜之行持。
方分妄念法尔消,希惧贪瞋尽寂灭,
顿超戒律能所持,我守最胜之持戒。
法身自心无少别,悟此二利自然成,
能得所得皆超脱,我获殊胜之成就。
为答信徒之询问,老密唱此欢喜歌,
大雪替我围茅篷,空行为我供食物;
夏日雪水最胜饮,无勤诸事自然成,
勿劳耕种稼禾结,无需收藏仓库满;
观察自心见一切!居于低下至高位,
圆满胜愿上师恩。徒儿施主与会众,
汝等信心诚可感,为报殷诚供养德,
我今答汝此法歌,你我皆应大欢喜!

好像可能唱得不错。请再唱《六种问》。请好好的唱。

《六种问》:

心之所显亿万千,多于日光映微尘,
应于彼体如实知,如王自心确了知。
万法实相之本体,任何因缘不能生,
唯一实相得决定,如王自心确了知。
洞澈真如之证智,虽逢百刃无退却,
由此自然断贪着,如王自心确了知。
妄念奔驰如潮涌,铁闸铜池不能容,
念由心现非外境,如王自心确了知。
各种五欲之受用,智慧本尊亦不弃,
于彼六识松缓住,如王自心确了知。
六识境之诸显现,世尊手亦不能抑,
知彼现象无有境,如王自心确了知。

谢谢!《雪山之歌》以及《六种问》,这两首道歌都是非常非常甚深的教法。为什么刚才唱这两首道歌呢,因为顶果法王这篇偈言提到「中以内在上师而闻思」,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听闻、思维这两首道歌。

虽然有许多许多甚深的教法与经典,但是,密勒日巴大师的道歌是最殊胜的。因此,这「内在的上师」指的是什么呢?就是你真的能够尝受到、体会到、经验到上师的见解。你真正能够尝到了上师所经验的这种味道。你是真正能够感受到,而不是只停留在看着外在上师的相貌而已,那可以说只是一种迷信。「内在的上师」是指你真的能够体验到上师的见解,感受到他的经验,这就是真正的上师,透过这样,你就越来越接近上师的心。

我们常说,你无法透过一个人的外表而说出这个人的情况,只有当你越来越了解这个人的时候,才有可能知道。我有个很有趣的经验想跟各位分享。有一次我到一家戏院,在男生厕所看到一位又干净又时髦、打扮非常体面的先生,但是不可思议的是,这位绅士上完厕所竟然没洗手就走出去了;当时旁边另有一位外表看来很邋遢、不修边幅的家伙,他上完厕所,竟然非常仔细地用肥皂洗个半天,把手洗干净再出去。所以,这个就是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「男厕里的秘辛」。总而言之,就是告诉我们不能凭外表去评断一个人。

此处,我只是跟大家分享自己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,也就是说,当我们看到那样一位体面又整洁的人,结果他竟然不洗手,完全不卫生;但我们以为看来很肮脏、邋遢的人,他的本质却是那么讲究卫生、会去洗手。

趋入师心,体验上师的体验

同样的,我们在看上师的时候,的确,他外在的模样很好很殊胜,但是,如果你没有真正趋入、了解上师的见解,或者说上师的修持,这时可以说,你跟这位上师是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。所以你不可以仅凭外表就去评断任何一个人。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什么?就是我们内在的上师。

内在的上师就是你真正去了解、去知道这个人——知道我们的上师。你了解上师的见解是什么、修持是什么、习惯是什么。你真正的知道他、了解他。所以呢,请大家好好的唱《雪山之歌》和《六种问》。(全体再唱一次《雪山之歌》与《六种问》)

此处,「内在的上师」一开始是指:当你真正能够经验到、尝受到上师所经验的见解,还有上师所经验的修持,换句话说,在金刚乘里面,形容「师心我心无二无别」,指的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。

事实上,这个「内在的上师」,它就是一个关键,是指你「真正开始认识到你的上师」这个起始点。一位上师的外相,真的并不那么重要,不一定非得是他的学生才能看到,台北街头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得到上师的外相。就好像假设你跟你的上师走在台北的街上,(此处,你可以想着任何一位上师),以我来说,就像是我跟着竹清仁波切走在台北街上,我看得到竹清仁波切的相貌,同样,街上每个人也都看得到,没有任何的差别。或者,你也可以说在网络上,成千上万的人都可以透过网络看得到上师的相貌(照片)。

但是所谓「我是仁波切的弟子」跟那些不是仁波切的弟子的人,差别到底在哪里呢?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受到有差别呢?就是当我真的开始经验到、尝受到上师的见解,以及上师禅修的那些经验,当我开始经验到这一点的时候,此时自己就跟其它人不同了。

我们可以把经验的对象换成佛陀,情况也是一样。例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佛陀的相貌(照片),你可以在网站上、街上、杂志上、书上都可以看得到,甚至不同信仰的人也看得到,基督徒、回教徒、佛教徒,或者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,都可以看得到佛陀的相片。但到底是什么让身为佛教徒的我们跟其它人不同呢?就是当你能够真正去经验到、了解到佛陀的教法,了解到他想要说的见解,了解到他所禅修的经验,你真正跟这一些内容建立起一个关系时,亦即跟他的见、修、行这些建立起关系时,这时候,你就是一个佛教徒。

所以呢,不要太疯狂迷恋于上师的外相。那只是外在的一个上师的相,内在的上师是更重要的。

秘密上师,从自心开显

顶果法王的偈言接下来第三句提到:最后,「后以秘密上师于自心,令念解于空性为至要。」在这里第三个阶段(或说第三个层次)的上师——秘密的上师,唯有当你真正从各种迷惑中解脱出来时,这时候你才能够真正说体会到了「秘密的上师」;换句话说,它就是你的自心,自心的本质,自心的实相。因此,我们可以说「秘密的上师」或「究竟的上师」,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,心的实相。

在大手印的教法里面,所谓秘密的上师或究竟的上师,称之为「法性意义的上师」,或者叫「法性义的上师」。第九世大宝法王旺秋多杰在《了义海》当中是这样子提到的。

所以,这个「秘密的上师」,它就是我们自心的实相,自心的本质。这个究竟的上师,从来没有跟我们分离过,它就在我们自心中。
当我们能够真正碰触到自心的本质或者实相的时候,换句话说,就是真正碰触到「秘密的上师」、「法性实义的上师」时,我们的念头将能够解脱于空性,这里的空性,也就是指法界中。

在大圆满与大手印这两个传承中,都提到说,这个究竟的上师,或说这真实的上师,它不在外面,它在我们的心中,它是在里面的。就是说,真实的佛就在你的心中,然而我们总是向外去找寻一个佛;所以真实的上师就在你的心中,然而我们总是向外去找一个上师。

这篇偈文很清楚地告诉我们,依止上师是有这样的一个进程,是有次第、有层次的,一开始你要依靠一位外在的上师,接着是内在的上师,再来第三个是你一定要知道,这样秘密的上师就是你的自心,你一定要认识到你的自心。唯有透过认识自心的上师,你才有可能全然的转化,或者说全然的转移、净化你的心,全然的转移、净化你的迷惑跟烦恼。

如果你总是依靠着、依赖着外在的上师,就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,永远需要保姆。甚至可能到十五、十六岁了,还是需要保姆,要人帮你煮饭,要有人为你读床边故事,你一定要开灯才敢睡觉……你知道的,有些人一辈子都长不大。同样的,在心灵的层面来说,如果你总是想要依赖外在的上师,你是永远也长不大的。

某方面来说,这样一位被称为「上师」的保姆,对这个BABY他也会觉得很累。当然,你可以说,「我想要永远保持年轻」,但你要知道,这位已经年长的上师,他只会越来越年长,所以最后呢,并不会有太好的结果。当我们还是BABY的时候,我们是需要一位保姆,但我们到了某个年纪之后,就真的应该要对自己负责了。

在金刚乘当中,也是一样的。一开始,你需要依靠这么一位保姆,也就是外在的上师,但之后你要将这位保姆所说的这些内容,要真正的内化,去思维它,变成是你自己的。最后,第三个阶段,是要真正了解到、认识到自心的实相。那么最终,你就真正的独立了。

不要永远想当一个「上师的BABY

事实上,在座各位如果是父母,你们可以想想,如果你有一个孩子,你会希望你的孩子到40岁还像个三岁的小孩子吗?像那样长不大吗?不会的。所以同样,上师也不会希望他的弟子永远像个BABY一样,他希望你成长。就好像一个家庭里面,小的时候你和兄弟姐妹在一起,家里可能会打打闹闹的,同样的,当你是一个佛法的初学者,刚开始你跟你的师兄弟之间也会吵吵闹闹,这是可以的。但是请你长成之后,老一点之后,停止这样的争吵跟打闹。尤其,如果你是身为家中的兄长,那更要为了你的弟弟妹妹们建立起一个好的模范。

我们可以做一个观想,观想你现在是为人父母,你有一个孩子,你就好像观修本尊那样的去观想。你想你是一个父母,你有小孩,你希望你的孩子永远在那儿打闹吗?你会希望看到你的孩子在那儿打,你还非常的享受说:「哇,再打、再打!太棒了,继续打!」不会的。父母不会希望看到孩子像拳击赛那样,「哎,他打得好,他要赢对方。」不会这样想的。所以你可以试着想想如果你身为一个上师,同时,你也看着自己,身为一个学生的自己,你从一个你是上师的角度来看着你自己。上师真的希望你长大。上师真的不希望你永远在那里儿戏。事实上,每个父母最希望、最大的梦想,就是希望孩子能够真正的独立,不需要再照顾他。同样在此,你会看到上师真正的梦想是什么?他希望这个弟子真正的独立,也就是弟子真正的证悟,也成为一位证悟的上师。

这里提到说「让念头解脱于法界空性」,这是最重要的。这里并没有说,希望这个迷惑更加增长,或者这种分别心更加增长,它是说,要让这一切的分别念头解脱于空性。希望各位对于这前三个上师,好好的去学习它、思维它。

在我们台湾,尤其是金刚乘真正在弘传的这些国家里,大家对于「上师」都会有一个概念、有一种认知。所以这个偈文是这么的重要。它是出自于一位真正圆满的完美上师所写的,也是我的一位上师——顶果钦哲法王。所以透过这个偈文,大家真正对于上师的意义会有所了解。

(下课铃响了)今天我们要讲到下午一点。(众笑)

我们课程的主要法本《莲花生大士祈请文》中,提到好多好多上师,例如「贪欲自解脱的上师」等等,因为提到这么多,所以我今天讲解了「什么是上师」的意思。

在下课用餐之前,我有一个请求,请大家再唱一首道歌。

《中观真实描绘》

若就胜义真实言,一切诸佛亦空无。
无有能修无所修,无有地道无修证,
无有佛果无佛身,无有智慧无般若,
因此涅槃不可得,无非名言假立耳!
宇宙三界所有法,或现坚实或变动,
本来无生无有实。本体亦不可得故,
何有俱生之智慧!更无业力及业果,
是故轮回名亦无,究竟之义如是耳!
嗟乎若无有众生,何来十方三世佛?
无因则果不成故,世俗谛中一切有,
轮涅诸法皆建立,能仁训示如是云。
有法诸物之显现,空无法性之虚寂,
此二体性本一味,无有丝毫之差别,
自他同异不可得,一切双融遍法界。
证悟如是境界者,不见心识见智慧,
不见众生见佛陀,不见法相见法性。
由见如是真理故,大悲之心油然生,
神力自在无畏法,诸陀罗尼法尔成,
诸佛所有众功德,如摩尼宝自涌出,
此我老密证悟也!此我老密证悟也!

接下来唱法王所做的回向文,也就是《世界啊!》。

不管各位喜不喜欢这个调子,这是最好最好的一个回向文,最好的一个祈愿文。

《世界啊》
世界啊!我们在您怀里生生死死,
我们的苦乐在您身上自然舞动。
您是我们的家,从古至今。
我们永远珍惜您。
愿您,化为那梦中的净土,
一切平等无私的国度,
与慈爱温柔的天女,
拥抱着您的冀盼,坚定不移。
您是最亲的滋养,
切莫任意展露您黑暗的一面。
我们要让您的一方一土,
成为和平良田,
千万幸福的果实,自由芬芳,
圆满成熟我们无尽的期望。

唱得非常好!唱得非常好!

如果再不下课吃饭的话,就要被骂了。(众笑)